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繁荣基金金融服务项目、中英金融政策项目(下称项目)顾问委员会(理事会)启动会议于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日博365官网手机版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日博365官网手机版理事周延礼,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日博365官网手机版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兼职导师蔡鄂生,英格兰金融监管局局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英国驻华大使馆金融与贸易政策一等秘书崔凯楠(Kunal Khatri),日博365官网手机版副院长、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周皓,日博365官网手机版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鞠建东,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袁志超(Kathy Yuan),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等监管部门资深人士、知名学者、业界高管参加会议,共商项目的前期规划、运作步骤、研究方向,展望项目的研究成果与政策指导意义。
(图为会议现场)
会议首先由吴晓灵致辞。吴晓灵简要地回顾了2017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变革。吴晓灵指出,从“美国优先”时代的开启到英国的脱欧谈判,金融风险在积累,全球化面临阻力。作为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政策的研究者,我们的共同责任就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金融创新能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同时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有共同的规律,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特点,中英两国都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两国在思想、文化、经济、金融等各方面,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晓灵表示,日博365官网手机版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两家联合共同研究中英两国的金融问题、金融监管和金融人才培养,会惠及中英两国的经济金融发展,也会促进新理念下的经济金融全球化。
(图为吴晓灵致辞)
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也发表了致辞,他在致辞中向与会者介绍了英国金融业监管的框架。贝利从过去20年英国金融监管领域两次大规模的改革谈起,介绍了英格兰金融行为委员会和英格兰金融监管局的组织架构和监管职责。他表示,指导监管工作最核心的两个因素是对于商业模式的监管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英国的监管框架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他相信中英金融政策项目能使参与者分享他们的最佳实践经验,他也非常期待高水平的顾问委员会能得出建设性的讨论结果与建议。
(图为安德鲁·贝利致辞)
崔凯楠(Kunal Khatri)在会议中介绍了项目的设立动机。他介绍到,英国和中国的科研机构、智库在过去已经有了很多合作,双方都希望能够得出符合双方利益的成果。根据过去几年合作的经验,中国的监管改革是重中之重,双方已经在工作层面有了交流合作,同时也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高层的对话。他非常期待看到报告的成果和相关建议,他希望利用两国的经验,帮助双方更好的改革,改善两国的监管制度,有效应对相关问题,防范新的风险,抓住新的机遇。
(图为崔凯楠发言)
袁志超(Kathy Yuan)做了前期项目进展介绍。她介绍到,项目已经在伦敦举办启动会议,法律专家、宏观经济学家、金融市场专家以及政策专家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周皓教授也在伦敦做了公开讲座、介绍中国的金融制度。她表示,项目的顾问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希望能够接触更多的人,向他们进行宣传和推广,借鉴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实践经验。项目还将提出一系列务实的建议,提交给中国的监管当局。
(图为袁志超发言)
周皓向参会者介绍了项目在中国方面的开展情况。他以《2017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年报》为例,指出了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是,项目的成果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具有实践意义和政策指导意义,才能为监管层所采纳;二是研究成果不应随波逐流,要敢于做少数派,只要是有严谨的研究作为基础的结论,即使和主流不同,也要勇于发声。
(图为周皓发言)
在会议的主题演讲环节,周延礼做了题为《保险科技的发展即数字经济环境下保险科技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展望》的报告。他在发言中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数字经济促进保险科技在保险业的应用,二是数字经济助力保险科技转变保险发展方式。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保险科技在保险业的应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渗透。保险科技能够促进保险生态新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为监管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撑,是拓展保障功能的根本驱动力。他还指出,保险科技将会成为未来保险行业转型的驱动力,也会成为中国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后,会议进入了自由讨论环节。中英两国的金融监管人士、学者、业界资深人士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为项目的研究方向和运作步骤提供了各自的合理化建议。
在本次会议的最后,蔡鄂生发表了总结演讲,他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关于此项目的思考。他认为,这个项目是系统化的、整体化的研究项目,相对于以往分隔化的研究是一个进步。他还指出,项目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主题,这样可以使研究力量集中,而子项目、子论坛可以更加丰富,可以涉猎更广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项目的研究人员应该解放思想,从实践入手,不能一味地在以往的理论框架下寻求当下现实问题的答案。在项目的具体规划上,他认为,项目的时间规划应该具体、严格,让基金的研究经费发挥价值,产生实际的意义。
(图为蔡鄂生发言)
会议结束后,参会嘉宾纷纷就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关心的问题与到会的同行做了深入交流,继续为研究项目和中英两国的金融监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